在羅馬的這一個月玩樂的時間無疑是非常開心,
但畢竟我們前來的目的還是學習和做設計,
因此還是花了不少時間準備7/25早上的正評。
Cornel in Rome的評圖室,評圖板很難貼圖,
Cornel in Rome的圖釘都是透明大頭的美式圖釘,
回到台灣後看到這種圖釘就都會想起羅馬的時光。
在羅馬這邊的工具材料都有限,大家還是盡力做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評圖教室裡放著羅馬市的全市手繪透視圖,
找到許多這充實的一個月以來去過的地方。
非常珍貴的圖稿,像記錄的照片一樣可以看到當時整個羅馬的樣子。
不過這張當然是電腦印刷的啦。
回到設計課正評,由於Cornel in Rome這邊有的材料不多,
因此如何用現有的材料做最大的發揮變成是隱藏在題目中的一項考驗。
圖面和模型都是比照在東海上課時的標準辦理。
空間的深度。
另外還有一張圖是學習羅馬都市建築時一定會提到的,
就是Giambattista Nolli畫的羅馬全市Figure Ground地圖,
鼎鼎大名的Nolli's Plan。

圖片來源:Wikipedia
Nolli's Plan把整個羅馬市內所有的建築物實心牆的部分和私人空間塗黑,
留下白色的部分則是公共開放空間,
因此一眼望過去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哪些地方是民宅、哪些地方是廣場,
哪些地方是通道、哪些地方是教堂。
一小塊一小塊黑色的色塊就是小市民靜謐獨處的自家空間,
規則排列的圓形黑點可能是哪隻慵懶的貓在午後斜陽下悠哉路過的教堂柱廊,
被黑色厚牆包圍的十字形白色色塊肯定是哪個主教詠讚上帝的祭壇
又寬又長的白色色塊是美麗的Navona廣場,
橢圓形放射狀的長條黑色塊是神鬼戰士血腥殺戮的競技場。
黑白色塊的分佈清楚的描述整個城市裡各個的空間的連續狀況,
因此時常被拿來當做教材討論和都市研究的重點。
兩個白色色塊之間的細線就是連接廣場和廣場之間的美麗巷弄,
十字形白色色塊和方型大白色色塊之間一定也有陣列的黑色圓點規則排列,
那便是教堂門口和廣場相連的中介空間入口柱廊。
從這張Figure-Ground可以獲得的都市空間資訊不可計量,
看到這些平面圖形,現場空間的真實樣貌就清楚的浮現在腦中,
而其中當然也不乏那些我們曾經路過或站著品嚐一球冰淇淋的美麗角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